無極4_2022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 编辑:www.hwz100.com -無極4_2022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食品夥伴網訊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2022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天津、四川兩地曝光“校園食品安全”問題
3月,天津、四川兩地分別曝光了“校園食品安全”問題,3月初,天津一校園配餐公司被曝存在衛生問題,其後廚殘渣滿地、加工過程存在環境髒亂、餐具清洗不徹底等問題;緊接着,3月下旬,有家長爆料在四川宜賓三江新區愛德立幼兒園廚房發現發霉變質的南瓜、蘋果等食材,以及過期芽菜。
案例一:天津一校園配餐公司被曝存在衛生問題
3月5日,有網民反映天津一為多所中小學提供配餐的公司——天津市欣程達營養餐配送中心,后廚殘渣滿地、加工過程存在環境髒亂、餐具清洗不徹底等問題,相關視頻一經發布便在網上迅速流傳,引發極大關注。
3月6日凌晨,天津市市場監管委發布通報稱,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會同市公安局等部門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企業展開調查。已責令該涉事企業暫停營業。
3月8日,天津聯合調查組通報了欣程達營養餐配送中心違法違規問題調查處置情況。
經調查,網民反映部分屬實。其中,網絡舉報反映的臨時雇傭人員未經培訓進入加工環節作業、健康證查驗不嚴的問題和操作間地麵食物殘渣留存的問題均屬實。但反映食品餐盒清潔操作不規範的問題不屬實,調查組委託第三方法定檢測機構對餐具進行的抽樣檢測,結果為合格。網絡舉報反映的問題線索只涉及前兩個餐具清洗環節,沒有完整、客觀反映企業餐具洗消全過程。
依據有關規定,調查組對涉事企業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其中,吊銷欣程達營養餐配送中心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對欣程達營養餐配送中心經營者趙洪海處以100萬元罰款,禁止從事食品行業。另外,對運送人員車輛超載問題,市公安機關已依法做出罰款、扣分等處罰。
另外,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黨紀法規,調查組對8名履行監管責任不到位人員和履行屬地監管責任不到位人員進行了追責問責。
案例二:四川宜賓一幼兒園被曝用發霉過期食材
據報道,3月23日晚,有家長爆料在四川宜賓三江新區愛德立幼兒園廚房發現發霉變質的南瓜、蘋果等食材,以及過期芽菜。相關視頻發佈於網絡后,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3月24日,宜賓市市場監管局官方微信發布通報稱,收到宜賓市三江新區愛德立幼兒園食品問題反映后,市場監管部門連夜到現場開展了核查和檢查,依法採取了相關措施。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有關結果將第一時間公布。
隨後,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2022年3月23日晚,部分家長反映愛德立幼兒園食堂有食物變質。接到反映后,三江新區社會事業局立即會同市市場監管局三江新區分局、三江新區公安分局等趕赴現場調查,對幼兒園食物予以封存、取樣、送檢,對幼兒園負責人、食堂管理人員等進行調查,檢驗結果和調查情況將及時予以通報。目前,幼兒園已停課整頓,三江新區已成立工作專班,將在最短時間內妥善解決幼兒入園問題,並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相關報道:
網民反映天津某配餐公司存在衛生問題 情況通報來了
罰款100萬元 禁止從事食品行業
網曝四川宜賓三江新區愛德立幼兒園食堂有食物變質,官方發布情況通報
宜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宜賓市三江新區愛德立幼兒園家長投訴情況調查通報
輿情點評: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孩子的健康更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因此,校園食品安全一直深受社會高度關注。3月曝光了2起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涉及配餐公司生產環境衛生和幼兒園食堂食材問題。企業和學校負責人要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把食品安全關。校園餐配送企業要加強食品原料採購、加工製作、保溫運輸到分餐食用全鏈條管控。學校要將食品安全納入學校黨委工作重點,切實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力度,定期抽驗排查,認真落實每餐陪餐制度。同時,要充分發揮家委會成員作用,鼓勵家委會全程參与學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督促從業人員規範操作。此外,監管部門要履行行業主管部門責任,要加強監督考核,不斷完善並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化、精細化,嚴防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
2.315晚會曝光“土坑酸菜”、“紅薯粉條造假”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如期而至,今年315晚會曝光了“土坑酸菜”和“紅薯粉條造假”等案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案例一:老壇酸菜包在土坑腌制
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湖南插旗菜業、岳陽市君山區雅園醬菜食品廠、錦瑞食品有限公司等收購衛生狀況堪憂的“土坑酸菜”進行加工銷售。包括插旗菜業、錦瑞食品在內的多家企業還為多家知名企業代加工酸菜製品,也為一些方便面企業代加工老壇酸菜包。
事件曝光后,引起廣泛關注,多家電商平台紛紛下架“老壇酸菜”相關商品,相關企業相繼發聲表態,當地監管部門連夜對涉事企業採取查封措施,開展執法調查。
當晚,康師傅發聲明致歉,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是其酸菜供應商之一,公司已立即中止其供應商資格,取消一切合作,封存其酸菜包產品,配合監管部門調查與檢測。16日再發聲明表示,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向江門、武漢、西安、新疆的共4家工廠提供酸菜,公司已終止其供應商資格,取消一切合作, 並啟動對相關產品的下架回收,积極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與檢測。
統一發表聲明及致廣大消費者說明函稱,晚會報道中提及的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岳陽市雅園醬菜食品廠及壇壇俏食品有限公司均非公司供應商,供應商只涉及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經對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連夜調查,統一企業酸菜包用原料菜確認全部來源於廠內自腌自用,未使用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土坑酸菜”。
3月16日,五穀漁粉發道歉聲明稱,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確是其酸菜原料供應商之一,已第一時間約談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並對相關的酸菜原料進行下架、全面停止使用並封存,等待相關部門的進一步檢查。公司要求並監督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第一時間公布相關部門的檢查及處理結果。
此外,肯德基、白象、太二酸菜魚、今麥郎、四川天味、李記等企業均相繼回應表示未與涉事企業有合作關係。
另外,事件曝光后,涉事地黨政主要領導率領由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連夜趕赴涉事企業,對所有產品全部就地封存,對企業的相關人員予以控制,對外銷產品立即啟動追溯召回措施,並全面停止農戶土坑腌制行為。
3月16日晚,華容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對華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何芳給予停職檢查處理,對華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黨委委員、副局長徐育軍給予免職處理;君山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對君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萬越給予停職檢查處理,對君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黨委委員、副局長戴中華給予免職處理。
案例二:禹州紅薯粉條竟為廉價木薯造
央視“3·15”晚會還曝光了“紅薯粉條造假”案例——禹州粉條純“薯”造假,實際竟為廉價木薯所做。據央視財經報道,禹州是國內重要的粉條生產基地,然而記者了解到從這裏銷售出去的“紅薯粉條”“山藥粉條”卻是由“玉米澱粉和木薯澱粉”混制而成,還存在環境衛生條件差等問題。
事件曝光后,各方紛紛行動。
央視3·15晚會中提到由禹州瑞田生產的山藥粉條會在一家名為“禹薯坊”的淘寶網店售賣,當晚該淘寶店鋪“禹薯坊”已被關停。
事件曝光后,當晚,河南省委、省政府及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針對曝光的問題,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責成屬地監管部門依法查封涉事生產經營場所,查扣涉事原料及產品,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曝光的問題,反映了生產者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地方屬地監管責任壓得不實。下一步,將在進一步調查的基礎上,依法嚴肅追究生產者的違法責任和地方的監管責任。
3月16日凌晨,禹州市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六家(央視報道五家、省市場監管局又獲取線索一家)違規粉條加工企業進行查封,對涉案粉條進行扣留,目前企業負責人全部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同時,禹州市連夜出台《禹州市粉條製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並召開專題會議,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市場監管局、公安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即日起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整治。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土坑酸菜”“木薯粉條”等問題,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已派出督導組分赴湖南省、河南省,督促兩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嚴厲查處相關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兩省市場監管部門立即查封“3·15”晚會曝光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責令企業全面下架召回涉事產品。對違法採購使用涉事產品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一查到底,依法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對監管責任不落實等失職瀆職的,要依法依紀嚴肅問責。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採購使用涉事產品作為原料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一律下架召回相關產品,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查處。
相關報道:
3·15晚會曝光|觸目驚心!部分老壇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而來
湖南迅速查處“土坑酸菜”涉事企業
食品安全監管不力,華容縣、君山區4名幹部被追責
3·15晚會曝光|禹州粉條純“薯”造假:名特產禹州紅薯粉條,竟為廉價木薯造
河南迅速處置央視“3·15”晚會曝光禹州粉條事件
市場監管總局要求湖南河南兩省市場監管部門徹查嚴處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
3.曼可頓虛假宣傳“低脂”“無糖”被罰
3月,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曼可頓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產品“低脂”“無糖”被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6萬元。
經查證,曼可頓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下稱“當事人”)在天貓平台網店銷售超醇系列吐司麵包原味及全麥麵包時使用“低脂”廣告用語與實際不符;在京東商城網店銷售堅果穀物脆餅組合時使用“無糖”廣告用語與實際不符;在拼多多平台網店銷售果蔬全麥歐包麵包(南瓜味)時在商品詳情中宣傳“無糖”與實際不符。
當事人在天貓平台上的“mankattan曼可頓旗艦店”,曼可頓超醇麵包銷售鏈接上發布“低脂”,在京東商城“曼可頓旗艦店”,曼可頓脆餅組合銷售鏈接上發布了“無糖”,“低脂”和“無糖”的聲稱不符合標準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有關規定,構成了虛假廣告的行為。當事人在拼多多平台“曼可頓旗艦店”網頁商品詳情中宣傳產品“無糖”的聲稱不符合標準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構成了虛假宣傳的行為。
當事人發布虛假廣告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並對當事人處罰如下:罰款人民幣叄萬圓整(¥30000)。當事人虛假宣傳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並對當事人處罰如下:罰款人民幣叄萬圓整(¥30000)。綜上,合併處罰如下:罰款人民幣陸萬圓整(¥60000)。
相關報道:
曼可頓虛假宣傳“低脂”“無糖”被罰款6萬元
4.叮咚買菜被曝用死魚冒充活魚
3月中旬,有媒體報道了“叮咚買菜”前置倉存在以冰鮮魚充作活魚、從超過最佳售賣期蔬菜中回收蔬菜等不規範操作的情況。
3月17日,叮咚買菜官方微博發致歉說明及整改彙報表示,已第一時間暫停該站點的運營,經以公司CEO梁昌霖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專項調查和整改小組調查,報道中披露的該店問題屬實。
叮咚買菜表示,3月16日凌晨,公司立即組織力量對全國所有前置倉和服務流程進行排查,並進行交叉督察,實現活魚和冰鮮魚嚴格區分,加強對已過最佳售賣期限食品的登記和銷毀,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並主動向政府主管部門彙報排查結果、發現問題及整改方案;深入反思對前置倉的考核機制是否有不人性化之處;加大內部督導力度,同時建立內部舉報制度;對現有前置倉監控設備進行硬件升級,實現網絡化,可視化、無死角監控,歡迎用戶隨時介入監督。
此外,據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消息,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於3月16日對北京不姜就电子商務有限公司(叮咚買菜)總部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行政約談,並立案調查。另組織30個市場監管所對轄區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前置倉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相關報道:
叮咚買菜回應以死魚充作活魚:問題屬實,已停運涉事站點
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對“叮咚買菜”進行行政約談並立案調查
5.好麗友回應漲價和配料“雙標”質疑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好麗友區別對待,僅在中國等市場進行漲價且配料存在“雙標”,在國外市場使用可可粉,卻在國內市場使用代可可脂。隨即,“好麗友漲價”登上微博熱搜,引髮網友關注。
3月1日深夜,好麗友官方微博以備忘錄的形式回應稱,好麗友產品國內價格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僅去年9月對受影響較大的部分派類產品價格做出調整。至於配料的問題,不存在雙標,是有人用翻譯軟件翻譯了其海外產品的配料表,得到的翻譯結果和中國生產的好麗友配料表不同,首先因為翻譯軟件並不是很精準,另外各國對配料表的要求、稱呼都不一樣。
3月2日,好麗友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函,再度就此事進行了回應。
關於價格調整問題,好麗友稱,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價格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儘管受原輔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也只是在2021年9月對受影響較大的派品類中3個品牌的產品價格做出微調,其餘品類如膨化、餅乾、糖果等產品價格均保持不變,並且自2021年9月後所有產品價格未再做任何調整。
對於好麗友·派配料問題,好麗友解釋道,由於不同國家產品標籤標註法規及原料稱謂各不相同,最終體現在配料表上也會略有差異。各個國家好麗友·派塗層部分所用配料中可可粉、可可液塊、奶粉、油脂(代可可脂)等,原料型號、標準完全一樣,甚至部分供應商也完全相同,不存在所謂雙標問題。
好麗友還稱,代可可脂與反式脂肪酸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好麗友旗下全系列產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中反式脂肪為“0克”的營養成分標註標準。
相關報道:
好麗友發聲明函 回應漲價和配料“雙標”質疑
輿情點評:
“粉條造假”“死魚冒充活魚”……企業弄虛造假,用一些手段來欺瞞消費者,必然不是企業能長久制勝的法寶。誠信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唯有誠實守信才能贏得良好的口碑,才能贏得消費者的歡心。而企業弄虛造假的根源是監管不到位、處罰力度不夠,監管部門需要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從而杜絕這些現象的發生。
6.雙匯生產車間亂象被曝光
3月15日,有媒體報道稱,南昌雙匯生產車間“工作服發黑髮臭、豬排落地直接裝袋入庫、消毒環節太隨意、風淋系統形同虛設……”。隨即,“雙匯生產車間亂象”登陸熱搜榜。
3月15日晚,雙彙集團針對媒體曝光問題在網站發布聲明稱,公司高度關注、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小組,於3月15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停職處理,對該事件自查自糾,深刻反省。雙匯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一是全力配合江西省市場監管部門調查核實處置,抽樣2份產品送檢;並對視頻中掉落的“凍豬寸骨A”批次產品溯源,共計310kg,已全部封存管控;二是對南昌雙匯所有員工的工作衣進行全面清洗、消毒;三是強化員工食品安全培訓考核,尤其對今年新入職的員工重新組織系統培訓。
此外,3月16日,據江西市場監管微信號消息,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立即責成贛江新區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調查,並指派2名專家當晚赴南昌雙匯公司生產現場指導核查處置工作。檢查組對南昌雙匯公司生產車間進行了現場檢查,查看了崗前培訓、操作規程、投訴舉報台賬以及監督檢查記錄等一系列資料,現場抽取了樣品送檢。針對媒體曝光和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贛江新區市場監管局已對南昌雙匯公司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企業立即整改,並對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立案查處。
7.星巴克中國回應飲品中喝出活蟑螂
3月10日,有網友發圖稱,在星巴克飲品里喝出活蟑螂,此事引起網友熱議。
3月12日晚,星巴克中國在官方微博發文稱,經調查確認,涉事顧客於3月10號通過第三方外賣平台下單了飲品,平台客服後續接到顧客相關投訴后,及時和其進行了溝通處理。
星巴克在當日獲悉上述顧客情況之後立即調取了相關門店的監控錄像,經核實,門店夥伴嚴格按照飲品的操作流程規範製作該飲品,並使用了為外賣專門設計的一次性密封防漏包裝。同時,該門店消殺記錄完整,星巴克也立即於3月10日當天和11日持續邀請第三方蟲害服務公司進行了實地檢查,並對相關設備進行了徹底檢查,未發現相關蟲害問題。
相關報道:
被曝飲品中喝出活蟑螂 星巴克中國回應:未發現相關蟲害問題
8.記者卧底7-11曝光后廚亂象
3月15日,據北京廣播電視台生活頻道@生活這一刻 報道,2022年1月底,記者卧底北京7-11亮馬橋店,曝光了該店的一系列運營違規操作問題:關東煮裝海帶的籃子可能是剛剛從垃圾桶上拿下來的;一次性杯蓋的旁邊竟然是“蟑螂貼”;熱飲上架超過13天屬於超期食品,店員一邊說“這不打臉嘛”,一邊更換了標籤;備受上班族喜愛的便利店盒飯是用這樣的食盒盛裝的……事件遭到曝光后,“記者卧底7-11曝光后廚亂象”相關話題迅速登陸熱搜榜。
對此,北京7-11便利店在官方微博發布致歉函稱,作為該店鋪的上級公司,公司在第一時間對媒體報道問題進行了確認:媒體報道該店鋪存在的違規問題點屬實,該店鋪未嚴格按照我們的運營操作標準執行;針對涉事店鋪,已決定從即日起對該店鋪停業;針對涉事店鋪的後續整改等問題,會嚴格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要求和指導落實。另外,公司正在對北京市全部7-Eleven店鋪進行自查,以確保不會在其他店鋪出現同樣或類似情況。待自查結果出台後,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相關報道:
針對北京亮馬橋店違規操作事件,北京7-11道歉:問題屬實,店鋪停業
9.“腳踩酸豆角”引熱議
2022年3月21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曝光有工作人員用腳踩的方式腌制酸豆角,並配文“螺螄粉愛好者震怒!嘔!”的文案。雖然網友很快表示所發圖片未經考證,並在之後刪除相關博文。但帖子迅速發酵,“螺螄粉 酸豆角”登上微博熱搜榜。
3月21日傍晚,螺霸王螺螄粉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稱,螺霸王所使用的酸豆角,從種植、採摘、清洗到加工生產,均由自己的種植基地、透明工廠完成,全面採用現代工藝,並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與網傳的“腳踩酸豆角”,無任何關係。
同日,嘻螺會也在微博上發布聲明稱,嘻螺會產品供應鏈均為正規企業合作,所使用的酸豆角從種植、採摘、清洗到加工生產,均由完整規範的工廠企業完成。採用現代工藝加工,並嚴格按照國家食品標準進行生產,不會出現網傳“腳踩”情況。
此外,柳州螺螄粉協會在微信號上也發布了聲明。聲明中稱,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與“腳踩酸豆角”無關。事件發生之後,協會第一時間深入多家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生產企業進行情況核實,確認這並不是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生產企業的加工現場。圖片中使用的製作方法與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使用的加工技藝不同。柳州螺螄粉料包中的酸豆角依照傳統濕法腌制工藝製作,與“腳踩酸豆角”照片中所使用的干法腌制發酵,在工藝上是完全不同的。
相關報道:
酸豆角被曝用腳踩 螺霸王、柳州螺螄粉協會齊發聲明
10.四川瀘州發生一起誤食醇基燃料致死事件
3月23日晚,四川省瀘州市豐樂鎮發生一起誤食醇基燃料致4人死亡事件。
經調查核實,4名死者都曾於3月21日晚在該鎮石通村參加同一場喪事並就餐。公安機關提取死者血樣送檢,檢測出甲醇成分。結合公安機關調查和醫療救治專家診斷,死亡人員符合甲醇中毒特徵,有證據證明系誤食醇基燃料所致。
根據警方調查,3月21日,張某在豐樂鎮石通村五社其弟家為其母親辦理喪事,聘請羅某(男,46歲,豐樂鎮人)操辦“流水席”。3月20日18時許,羅某在豐樂鎮購買了五桶醇基燃料,運至張某其弟家廚房中存放,作為燃料備用,未安排人員看管。3月21日午餐前,王某(男,43歲,豐樂鎮人)和梁某(男,34歲,豐樂鎮人)在張某其弟家廚房中,把存放的醇基燃料誤認為是食用白酒,裝入容量為10斤和5斤的白色塑料酒壺,中午和晚上分別提供給客人飲用,致使部分食用者甲醇中毒,造成4人死亡,另有13人在醫院接受觀察治療,暫無生命危險。
警方已對犯罪嫌疑人羅某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相關報道:
關於四川省瀘州市豐樂鎮發生一起誤食醇基燃料致死事件的通報
四川省瀘州市豐樂鎮發生一起誤食醇基燃料致死事件
輿情點評: